今年3月,各种研学游项目开始复苏。市场虽然火热,但也不乏乱象。对于暑期的夏令营、研学项目而言,琳琅满目、花样百出的宣传与承诺背后,由于接待资源不足、水平有限再加上重要景区一票难求等现状,使一些用户体验感下降、失望甚至产生反感。很多原本具有公益和社会属性的研学旅行,变成既无研也不学的打卡式旅行。“变味”的研学旅行该如何回归?
(资料图片)
2016年是业内普遍认为的“研学元年”。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首次将研学旅行纳入国家教育政策。同年12月,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对研学旅行的定义、总则、人员配置、研学旅行产品等进行规范。
资深研学旅行从业者刘宁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曾频繁接待过大量日本来华的修学旅行团队。随着国内“研学旅行”这一概念提出及服务标准的明确,刘宁也加入了研学旅行行业。刘宁认为,研学游乱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其目的地资源、线路、研学内容的核定缺乏行业标准,对什么是研学旅行在宣传上也不到位。如果只是把曾经的旅游观光线路、产品换名字换包装就直接改造成研学游产品,将导游词改头换面当研学教案使用,会令研学活动面目全非、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张辉指出,目前研学旅行的教材体系建设发展不到位。“研学旅行和在校教育不一样,和普通旅游讲解也不一样,需要把学习内容和孩子的意志培养嵌入旅行。”因此,符合研学旅行特殊规律、能充分反映其教育意义、科学合理的教材体系建设格外重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认为,构建一个高质量的研学旅行体系显然更重要。“这就意味着必须形成高质量的研学旅行导师、高质量的研学旅行服务标准、高质量的研学旅行基地、高质量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高质量的研学旅行企业的协调共生。”
“文旅部门管哪些?教育部门管哪些?”在张辉看来,要规范研学旅行市场,首要措施是明确市场监管主体。只有在明确监管主体后,研学旅行的制度建设、营地建设、教材建设、培训师建设等才能制定出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如何分辨一个研学机构是否“靠谱”?中青旅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分会副会长方涛认为,研学机构首先应具备旅行社资质,其经营范围应该有教育培训的相关内容;其次要看带队老师是否有研学旅行导师资格证;最后,研学机构还要有优质、稀缺性资源。另外,在产品设计方面,研学产品应更加细分,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兴趣点和目标需求,设计“因材施教”的产品。
有着7年研学旅行从业经验的刘宁认为,一个好的研学旅行产品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一要注意给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制造环境。要从启程的一刻开始,便引导学生在交通安全、住宿及餐桌礼仪、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学习与实操,由此培养自理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是要有明确的主题。从研学旅行的整体目标开始,到每个活动、每个课程资源点的讲述,都要有确定、落地的方向。不仅要让学生参与活动,更要让他们理解活动的意义、学会总结自己的收获,并联系到实际生活学习中去。
三要有课程实施计划。研学区别于旅游的最根本特点之一,就在于将资源点的参观、讲解、体验、总结等环节课程化,要有导入、课程目标、达成方式的设计。
第四,项目实施要有亮点,有趣味性。在实操过程中要挖掘资源点的亮点和特殊性,要注意与学生常识的衔接与比较,要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增强代入感与趣味性。
最后,要设计特殊情境,增强冲击力,使内容升华。
“目前,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水平的研学导师、培训师队伍建设是滞后的。”张辉认为,应加强对研学导师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尽快形成真正有助于培养研学导师队伍的培训体系。此外,引导家长和学校在研学旅行机构选择中重视研学导师资格认证,从而从需求方形成对供给方的有效约束。
厉新建指出,研学旅行有庞大的规模基础。如果研学人群的年龄不局限在中小学生,研学对象不局限在传统文化,研学线路不再抄袭模仿,研学旅行的发展将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关键词: